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2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用者进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导航的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搭载的导航装置中对使用者进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导航的技术,以往广泛使用这样的技术使用者指定地图上的坐标或在预先登录了多个地点的地点表上选择地点,由此来接受目的地或经由地,然后搜索到达接受的目的地之间的经过经由地的路径并作为导航路径来设定,将设定的导航路径表示在地图上,由此引导沿着导航路径的行走。
或者,作为这样的导航装置中的设定导航路径的技术,我们还知道通过自动地将使用者过去作为经由地或目的地设定的地点登录到上述地点表中,使下次以后的同一地点的经由地或目的地的设定变得容易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134798号公报)。
或者,作为这样的导航装置中的设定导航路径的技术,我们还知道预先将作为导航路径而设定的路径存储起来,此后使用者能够随时读出保存起来的路径作为导航路径来设定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2-81955号公报)。
与该发明申请有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有以下几种。
日本专利特开平7-1347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81955号公报如果采用上述使用者设定经由地和目的地来接受路径导航的各现有技术,即使在使用者意图的经由地与目的地的组合与过去设定的导航装置接受路径导航的经由地与目的地的组合相同,为了使导航装置接受由该经由地与目的地的组合确定的路径的路径导航,也必须进行分别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的繁杂的作业。
而如果采用上述预先将作为导航路径设定的路径存储起来的技术,通过调用保存起来的路径作为导航路径来设定,导航装置能够接受经过了与过去相同的经由地到与过去相同的目的地的路径导航。但是,如果采用这一技术,有可能要考虑在保存了路径的时刻以后又铺设了新的道路或导航路径在各时刻存在拥堵等随时间变动的情况来寻找道路,可能存在不能将经过经由地到达目的地的最合适的路径作为导航路径来设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使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的作业更加简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航装置,根据使用者决定的目的地和经由地,搜索经过上述经由地到达上述目的地的路径并进行提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登录了多个地点及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地点数据库,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使用者进行的选择,该选择为从登录在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内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当作上述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
如果采用这样的导航装置,使用者只需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就能将以前要将该地点作为目的地决定给经由地的地点作为这次的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指定。
这里,目的地接受单元由例如经由地设定地点提示单元和地点选择单元构成,经由地设定地点提示单元将预先登录了多个地点的列表即登录地点表提示给使用者,在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选择操作过的地点作为目的地设定地点包含的组合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情况下,显示该组合中包含的经由地设定地点的列表即经由地设定表;地点选择单元将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决定操作了的地点作为使用者选中的目的地的地点来接受。
通过这样,在将该地点作为目的地时,使用者能够一边对各地点确认能作为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接受的地点一边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根据使用者决定的目的地和经由地搜索经过上述经由地到达上述目的地的路径并提示的导航装置包括以下单元登录了多个地点以及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地点数据库;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从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内选择当作目的地的地点的选择的目的地接受单元;将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当作上述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接受的经由地接受单元。
如果采用这样的导航装置,使用者只需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就能将与该地点有关联的地点作为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指定。
这里,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使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由关联地点提示单元和地点选择接受单元构成,该关联地点提示单元将登录在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的列表即登录地点表提示给使用者,显示与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选择操作过的地点的关联关系已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的列表即关联地点表;该地点选择接受单元将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决定操作过的地点作为使用者选中的目的地的地点接受。
通过这样,在将该地点作为目的地时,使用者能够一边对各地点确认能作为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接受的地点一边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
并且,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不仅在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中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同时还可以在该导航装置中设置经由地设定单元,该经由地设定单元将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接受到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从提示的经由地的候补中选择当作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当作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并且,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不仅在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中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同时还可以在该导航装置中设置经由地编辑单元和经由地设定单元,该经由地编辑单元将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接受到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提示给使用者,根据使用者的编辑操作进行至少包括追加经由地的候补或删除中的至少一项的编辑;该经由地设定单元根据使用者的经由地决定操作将当时作为经由地的候补的地点作为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并且,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设置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将作为经由地决定的地点的、相对于作为目的地决定的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中,在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中,也可以将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已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当作上述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
通过这样,只需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就能将以前要将该地点作为目的地决定给经由地的地点作为这次的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指定。
并且,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设置,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登录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在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中,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同时还可以在上述导航装置中设置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和经由地设定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增加作为经由地决定的地点的、相对于作为目的地决定的地点的关联程度;该经由地设定单元按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大小顺序配列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已接受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并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从提示的经由地的候补中选择当作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作为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通过这样,能够以作为经由地决定的频度高的顺序对作为目的地的地点提示经由地的候补,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从经由地的候补中选择经由地的选择作业的效率。
并且,这样的将地点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地点数据库中的导航装置设置也可以设置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将作为目的地决定的地点与作为经由地决定的地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中,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多个经由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作为经由地决定的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中。
这里,使用者以前作为路径上的目的地和经由地单一选择的地点对使用者来说为相互关联的地点,使用者可以推定能够再次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一起选择的可能性较高,所以通过这样能够简化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的作业。
接受使用者进行的目的地的选择,将与接受了选择的目的地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使用者从提示的地点中选择作为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虽然以上是这样,但也可以首先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经由地的选择,将与接受了选择的经由地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然后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从提示的地点中选择作为其他的经由地或目的地的地点的选择;或者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一个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和与该接受了选择的地点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然后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从提示的地点中选择作为经由地或目的地的地点的选择。


图1 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的方框2 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地图数据的内容的3 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参数存储器中的内容的4 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中的地点数据库的内容的5 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用于路径导航的导航图像的例子的6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中目的地设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7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目的地及经由地的设定的过程的示例的8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目的地及经由地的设定的过程的示例的9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目的地及经由地的设定的过程的示例的10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过程的流程11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1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目的地及经由地设定的过程示例1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地点数据库更新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第1实施形态。
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导航装置的结构。
如图所示,本导航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用来访问保存有地图数据的DVD-ROM或硬盘等存储媒体21的记录媒体驱动器2、GPS接收机3、角加速度传感器或车速传感器等检测车辆行走状态的行走状态传感器4、接收使用者的输入的遥控器5、显示装置6。
并且,控制装置1包括地图数据缓冲器101、地图数据读出处理单元102、现在状态计算单元103、路径搜索单元104、导航图像生成单元105、参数存储单元106、地点数据库107、主控制单元108、GUI控制单元109。这里,图1中控制装置1内部的虚线121表示各部分访问保存在地图数据缓冲器101中的地图数据的路径,粗线表示各部分之间的控制信息或各种数据的路径,与GUI控制单元109连接的细线表示用遥控器5或显示装置6与使用者之间输入/输出操作信息或图像信息的路径。
其中,以上的控制装置1在硬件上可以是具有微处理机、存储装置、其他的图形处理机或几何处理机等外围设备的一般结构的CPU电路,此时,以上所描述的控制装置1的各部分可以是通过微处理机执行预先准备好的程序来具体化的处理机。并且,此时,这样的程序也可以通过存储媒体21或适当的通信线路提供给控制装置1。
下面说明存储在存储媒体21中的地图数据的结构。
这里,地图数据在预定的地理区域,用被称之为图片(map sheets)的单位管理。各图片用与地图的详细程度相对应的多个层(level)构成。并且,各图片的各层的地图由1个或多个单元构成,各单元与自身所属的图片的地理区域或将其分割的区域相对应,用自身所属的层表现对应的区域的地图。
如图2所示,地理数据包括描述了各单元与图片或对应区域或层的关系的管理数据、表示地图的基本地图数据、路线数据、预置地点数据。
这里,基本地图数据包含上述每个单元的单元数据、描述了各单元数据与图片或对应区域或层之间的关系的单元管理数据。并且,各单元数据包括表示单元内的道路网络的道路单元和规定单元内的显示地图的图形单元。
道路单元包括交叉点(node)表、链接表和描述了与其他单元的交叉点或链接的连接、对应关系的连接数据。
这里,道路单元将道路作为直线的链接的集合来表现,这些链接的端点为交叉点。这样的交叉点除了在交叉点等道路的连接点上必须设置外,在相邻单元的边界处也必须设置。并且,各链接具有方向性,如果通过链接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的道路为单方向通行,则只设置通行方向的1个链接,当道路为双方向通行时,基本上是设置方向互相相反的2个链接。
交叉点表包括每个交叉点的交叉点记录,各交叉点记录描述交叉点编号、交叉点的坐标、表示该交叉点是否为与交叉点或高速道路的出入口相对应的交叉点等的交叉点属性、与交叉点相连接的链接的链接编号表即连接的链接编号表、夹着链接与交叉点相邻的交叉点的交叉点编号的列表即相邻链接编号表。
链接表包含每个链接的链接记录,各链接记录描述链接编号、表示成为链接的始点的交叉点的交叉点编号的始点交叉点编号、表示成为链接的终点的交叉点的交叉点编号的终点交叉点编号、表示与链接相对应的道路的区间内的各种信息的道路属性、链接的距离、链接的方位、赋予链接搜索路径用的成本(COST)即链接成本(LINK COST)、链接所属的路线的路线编号等。这里,道路属性描述链接所属的道路是收费道路、国道、县级道路等类别的道路类型。
图形单元为规定地形图、道路图、设施图等地图的地理显示要素,地域名称、设施名称等显示在地图上的文字信息,用来在地图上表示存在加油站等设施的表示设施标记的单元。
预置地点数据为地图数据的提供者预先准备的、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设定的可能性高的多个地点信息,有每个地点设置的预置地点记录。预置地点记录包括地点的标识符的地点编号、该地的设施的加油站或餐厅之类的类型、表示地点或该地的设施的名称的地点名称、表示该地的设施的电话号码等的地点信息、地点所包含的单元或地点的坐标的地点位置信息。
最后,地图数据中所包含的路线数据包含每个道路中设置的路线记录,各路线记录描述道路的标识符的路线编号、各道路的高速道路、国道、县级道路等路线类型、各道路的路线名称。
下面就存储在图1的控制装置1的参数存储单元106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参数存储单元106中保存现在状态信息301、目的地数据302、经由地列表303和导航路径数据303。
现在状态信息301包括现在位置数据3011、现在行走方向数据3012、行走中的链接数据3013,现在位置数据3011为表示车辆的现在位置坐标的数据,现在行走方向数据3012为表示车辆现在行走的方向的数据,行走中的链接数据3013为表示现在行走的链接的链接编号的数据。并且,目的地数据302表示目的地的坐标。经由地列表303为按照经过顺序保存的经由地的坐标的列表。
导航路径数据304为表示导航路径的数据,包括按经过顺序描述了导航路径所经过的链接的链接编号的路径链接列表3041、按经过顺序描述了导航路径所经过的交叉点的交叉点编号的路径交叉点列表3042。
下面说明地点数据库107的内容。
如图4a所示,地点数据库107可以保存多个地点记录。并且,各地点记录保存地点的标识符的地点编号、该地的设施的加油站或餐厅之类的类型、表示地点或该地的设施的名称的地点名称、表示该地的设施的电话号码等的地点信息、表示地点所包含的单元或地点的坐标的地点位置信息、经由地设定数据、关联地点数据。
经由地设定数据为当使用者将与该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作为最后的目的地设定时,使用者按此时设定的经过顺序同时保存的作为经由地设定的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编号。并且,关联地点数据保存当使用者将与该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作为目的地设定时,同时将作为经由地设定的各地点作为关联地点的关联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编号,和表示当将与该关联地点数据所包含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作为目的地设定时,同时将该关联地点作为经由地设定的频度的关联度。
再回到图1,在这样的结构中,地图数据读出处理单元102在主控制单元108的控制下,通过记录媒体驱动器2从存储媒体21中读出地图数据的所需范围并保存到地图数据缓冲器101中。
并且,现在状态计算单元103反复进行以下的处理。
即,现在状态计算单元103对由行走状态传感器4或GPS接收机3的输出推定的现在位置,实施与从地图数据缓冲器101读出的上次决定的现在位置的周边地图的地图匹配(matching)处理,分别将作为现在位置的最准确的链接坐标、作为现在的行走方向的最准确的链接方向和作为现在行走中的链接的最准确的链接作为现在的位置坐标、现在的行走方向和行走中的链接确定,设定到参数存储单元106的现在位置数据3011、现在行走方向数据3012和行走中的链接数据3013中。
并且,主控制单元108根据使用者设定目的地或经由地的要求进行后述的目的地设定处理,接受使用者用遥控器5、GUI控制单元109发出的目的地或经由地的设定,将其设定给目的地数据302或经由地列表303。
然后,路径搜索单元104搜索经过设定到到达目的地数据302所表示的目的地的经由地列表303中的经由地的导航路径。路径搜索单元104从地图数据缓冲器101中读出必要的地理范围内的道路单元的道路数据,根据使用了链接记录的链接成本的预定的成本模型(COSTMODEL)计算出从参数存储单元106中的现在位置数据3011所表示的现在位置坐标到目的地数据302所表示的目的地的坐标的、最初搜索行走中的链接数据3013所表示的链接的导航路径,将计算出的导航路径的路径数据分别保存到导航路径数据304的路径链接列表3041和路径交叉点列表3042中。
主控制单元108反复进行以下的导航图像生成。
即,主控制单元108将与现在行走方向数据3012所表示的行走方向相对应的方向确定为显示方向,与预先形成的使用者设定或初期设定相对应决定比例,将从现在位置数据3011中读出的现在位置周边的、根据决定的显示方向和决定的比例确定的预定范围确定为显示范围。这里,计算出显示方向为使现在行走的方向总是向上。
然后,将基于决定的显示范围中的图形单元的,图形单元所表示的地图显示要素、文字串或设施标志,以及与现在位置数据3011所表示的现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描绘到导航图像生成单元105中,使各决定显示方向所表示的方向向上。并且,在设定了导航路径数据304的情况下,主控制单元108将决定的显示范围内的、表示比导航路径数据304所表示的现在位置更靠近目的地的导航路径的导航路径图形描绘到导航图像生成单元105中,使决定的显示方向所表示的方向向上。并且,在目的地或经由地包含在显示范围内的情况下,主控制单元108将路径导航中的,表示目的地的位置的目的地标记或表示经由地的位置的经由地标描绘到导航图像生成单元105中。
导航图像生成单元105依照主控制单元108的控制描绘上述各图形,生成导航图像,通过GUI控制单元109显示在显示装置6中。
图5为这样显示的导航图像的示例,如图所示,导航图像不仅显示了显示地图显示要素、各种文字串或设施标记的地像501,而且还显示了现在位置标记502和导航路径图形503、目的地标记504和经由地标记505。但是,在没有设定导航路径数据304从而不是在路径导航中的状态下,没有像上述那样描绘了导航路径图形503。并且,在显示范围中不包含目的地或经由地的情况下,目的地标记504和经由地标记505不包含在显示中。
在上述那样的路径导航中,主控制单元108监视现在位置数据3011所表示的现在地坐标与目的地数据302所表示的目的地坐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定距离(例如数十米)以下,如果在预定距离以下,则视为已经到达目的地,清除经由地列表303和目的地数据302,结束路径导航。
下面就接受使用者发出的目的地和经由地的设定的目的地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6表示目的地设定处理过程。
如图所示,在该处理中,首先,主控制单元108通过GUI控制单元109将适当的地点搜索条件接受画面显示在显示装置6上,接受使用者发出的作为目的地设定的地点的搜索条件(步骤602)。这里接受的搜索条件除接受例如地点或该地的设施的名称、餐厅或加油站之类的地点类型的条件、该地的设施的电话号码等外,还接受登录到地点数据库107中的地点之类的条件。
然后,如果接受了搜索条件,则参照地点数据库107的地点记录搜索与搜索条件匹配的地点(步骤604)。接着,参照预置地点数据的预置地点记录,搜索从地点数据库107中没有搜索到的、预条件相匹配的地点(步骤606)。
然后,通过GUI控制单元109将图7a所示的目的地设定窗口701显示在显示装置6中,将搜索到的地点的地点名称的列表显示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中设定的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步骤608)。这里,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如图9a的A地点、D地点和F地点所示不仅显示表示设定了经由地设定数据的标记901,同时还显示地点名称。接着,将显示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的地点名称中的、先头的地点名称的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步骤610),检测选择地点是否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步骤612),如果不是这样的地点,则监视是否发生通过操作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中设定的决定按钮703来接受目的地的决定操作(步骤616),和是否发生通过移动操作指针704来接受变更选择地点的操作(步骤618)。
而如果选择的地点是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的话(步骤612),则如图9a所示那样,按与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顺序相反的顺序(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自下而上的经过顺序),将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地点编号的地点记录中所登录的地点名称显示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中以弹出窗口的形式设置的登录经由地显示区域902中(步骤614)。然后,继续监视是否发生接受目的地决定的操作(步骤616)和是否发生通过移动指针704接受变更选择地点的操作(步骤618)。
在发生了选择地点的变更操作的情况下(步骤618),如图7b或图9b所示那样,将选择地点变更到指针704指定的地点(步骤620),当该显示成立时消除登录经由地显示区域902的显示(步骤622),回到步骤612进行以上的处理。
而在没有发生接受目的地决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616),将选择地点设定为目的地(步骤624),如图7c所示那样,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设定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内(步骤626),在显示出发地707的同时将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步骤628)。
然后,检测目的地是否是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步骤630),如果不是则前进到步骤636。
如果目的地是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步骤630),则如图9c所示那样,将地点编号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各地点设定为按照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经过顺序应该经过的经由地(步骤632),按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自下而上的经过顺序将作为经由地的各地点的名称表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与出发地的显示707之间(步骤634),前进到步骤636。
接着,在步骤636中,检测目的地是否为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没有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地点编号是否登录到该关联地点数据中,如果没有登录,则前进到步骤642,如果登录了,则如图9c所示那样,设定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步骤638),按照关联地点数据所表示的关联的大小顺序将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经由地设定数据中未登录的地点编号的地点名称显示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中(步骤640),并前进到步骤642。
这里,在设定了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情况下,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和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部分重复地配置,根据使用者的标记选择操作切换显示到前面的标记区域。
然后,在步骤642中进行后述的经由地编辑处理,进行与使用者的操作相对应的经由地编辑,直至产生决定经由地的操作,该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是使用者对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决定按钮708的操作(步骤644)。
然后,如果发生了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步骤644),则调用后述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步骤646),在进行地点数据库107的更新后,在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时,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上设定的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和各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分别设定到各目的地数据302和经由地列表303的经由地数据中(步骤648),结束处理。
另外,在以上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有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上的取消按钮709或经由地设定区域上的取消按钮713的操作,则主控制单元108结束目的地设定处理。
这里,详细说明上述经由地编辑处理和以上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使用者的目的地及经由地的设定操作过程的具体例。
首先,就根据使用者设定的检索条件检索到的所有地点不是与登录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或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地点数据库107中完全没有登录地点记录时的情况或初次设定经由地时的情况相当于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如图7a所示,显示目的地设定窗口701,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显示检索到的从A地点到F地点的地点名称,将先头的A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移动指针704到C地点,则如图7b所示,C地点被设定为选择地点,该地点名称被增亮显示。
接着,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操作决定按钮703,则如图7c所示那样,经由地编辑区域705显示,选择地点的C地点的地点名称706作为目的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与虚拟地点的出发地的显示707一起显示。并且,开始经由地编辑处理,如果在处理开始时没有设定经由地,则经由地编辑处理将出发地707作为编辑点,增亮其显示。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7d所示那样,如果使用者通过移动操作指针704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上选择E地点的话,则将E地点作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并且如图7e所示那样,如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添加按钮710被使用者操作的话,则将成为选择地点的地点作为紧挨成为编辑点的地点(这里为虚拟地点的出发地)而经过的经由地追加,将该地点名称显示在成为编辑点的地点的地点名称上,在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同时,将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作为现在的经由地追加的E地点上。
如图7f所示,如果使用者操作了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上卷按钮711,则上翻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地点名称的列表显示。
如图7g所示,如果使用者通过移动操作指针704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上选择了G地点的话,则将G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如图7h所示,如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添加按钮710被使用者操作的话,则将成为选择地点的G地点作为紧挨成为编辑点(这里为E地点)而经过的经由地追加,将该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编辑点的地点名称上,将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地点和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作为现在的经由地而追加的G地点上。
以下同样地,使用者能够进行依次经由地的追加。
这里,经由地的追加除能够插入、追加到紧挨最后设定的经由地而经过的经由地后之外,还可以插入、追加到与已经设定的经由地并列的任意位置之间。
即,例如图8所示,现在已将C地点作为目的地、E地点、G地点作为经由地设定,在编辑点为G地点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在使用者接受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上的E地点的地点名称的选择的情况下,将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地点和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选择了地点名称的E地点。
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8c所示,如果使用者通过移动操作指针704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上选择了J地点的话,则将J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然后如图8d所示,如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添加按钮710被使用者操作的话,则将成为选择地点的J地点作为紧挨成为编辑点(这里为E地点)而经过的经由地追加,将该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编辑点的地点名称上,将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地点和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作为现在的经由地而追加的J地点上。
并且,该经由地编辑处理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进行设定的经由地或目的地的删除。
即,例如图8e所示,现在已将C地点作为目的地、E地点、G地点作为经由地设定,在编辑点为G地点的情况下,如图8f所示,在使用者接受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上的E地点的地点名称的选择的情况下,将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地点和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选择了地点名称的E地点。
如图8g所示,如果使用者操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删除按钮712,则从经由地中删除当时成为编辑点的地点(图中为E地点),在增亮显示地点名称的同时将作为编辑点的地点切换到显示在从本次经由地中删除掉的E地点之下的地点(图中为虚拟地点的出发地)。另外,同样也可以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删除目的地,此时,只要将当时作为最后经过的经由地设定的地点变更成目的地就可以。并且,在删除这样的目的地时,如果没有设定任何一个经由地的话,只要像接受上述经由地一样接受目的地就可以。
下面说明按照使用者设定的检索条件检索到的地点中,包含与登录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或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时的情况。
在这种场合下,首先如图9a所示那样显示目的地设定窗口701,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显示从检索到的A地点到F地点的地点名称的列表,将先头的A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并且,在A地点、D地点、F地点为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的情况下,这些地点的地点名称与表示设定了经由地设定数据的标记901一起显示。
并且,由于设定为选择地点的A地点为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因此按照经过顺序自上而下将地点编号登录到A地点的地点记录的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Z地点、Y地点和X地点的地点名称按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经过顺序自上而下显示在登录经由地显示区域902中。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向D地点移动操作指针704,则如图9b所示将D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并且,由于该D地点也是与设定了有效的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因此按照经过顺序将地点编号登录到D地点的地点记录的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M地点和L地点的地点名称按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经过顺序自下而上显示在登录经由地显示区域902中。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操作决定按钮703,则如图9c所示显示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作为选择地点的D地点的地点名称与显示作为虚拟地点的出发地707一起,作为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并且,将地点编号登录到当作目的地的D地点的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M地点和L地点作为经由地,按照经由地设定数据所表示的经过顺序自下而上显示在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与出发地的显示707之间。
当作为目的地的D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登录有没有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地点编号时,设定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地点编号未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地点名称按关联地点数据所表示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显示。但是,此刻将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在前面。因此,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地点名称实际没有显示。
在这种状态下,开始经由地编辑处理,如果在处理开始时设定了经由地,则经由地编辑处理将最后经过的经由地(这里为L地点)作为编辑点,增亮其显示。
当如图9c所示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在前面时,如果使用者选择操作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标记,则经由地编辑处理如图9d所示将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在前面。反之,当如图9d所示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在前面时,如果使用者选择操作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标记,则如图9c所示将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到前面。
在如图9c所示那样显示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情况下,经由地编辑处理与用图7、8说明过的一样,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选择的地点作为经由地追加到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或者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删除经由地。在如图9d所示那样显示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情况下,经由地编辑处理除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取代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作为对象以外,其他与用图7、8说明过的一样,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中选择的地点作为经由地追加到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或者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删除经由地。
在这样启动经由地的编辑处理后,如果操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决定按钮708,则在图6所示的步骤648中,将此时刻作为目的地,将目的地数据302中登录地点坐标,该地点坐标由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将此刻作为经由地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各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按经过顺序设定到经由地列表303的经由地数据中,探索经过经由地数据中设定的各经由地到达目的地数据302中设定的目的地的导航路径,用图5所示的导航图像开始该导航路径的路径导航。
下面说明图6步骤中的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
图10表示地点数据库更新处理的过程。
如图所示,地点数据库更新处理提取此刻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地点中的、未登录到地点数据库107中的地点(步骤1002),将提取的地点的地点记录作成地点数据库107(步骤1004),将地点编号、地点类型、地点信息和地点位置信息登录到作成的地点记录中。这里,登录到地点记录中的这些信息使用登录到与该地点相对应的预置地点记录中的信息。
然后,将此刻作为目的地而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地点当作目的地,清除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经由地设定数据,分别将此刻作为经由地而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各地点作为经由地,按经过顺序将这些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登录到该经由地设定数据中(步骤1006)。
然后,就各经由地进行以下的处理(步骤1008、1016和1018)。即,对于地点编号未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中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经由地将其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步骤1010、1012),使关联度为0。并且,与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各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相对应,对于各经由地将关联度增加1(步骤1014)。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不实际设定目的地或经由地也可以使使用者能够编辑地点数据库107的地点记录。此时只要例如通过在上述目的地设定处理中省略步骤648的目的地数据302和经由地数据的设定处理,使使用者接受地点记录的编辑就可以。
如果像以上所述那样采用本第1实施形态,将使用者为了接受路径导航而设定的目的地和为该目的地设定的经由地与该目的地相关联保存到地点数据库107中。于是,使用者只要指定目的地就能够设定与上次目的地一起设定的经由地。并且,使用者通过指定目的地就能够接受过去与目的地一起设定的经由地的列表提示,并能够从提示的列表中选择作为此次经由地的地点。
因此,使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变得容易。
但是,虽然在以上的叙述中将使用者就该目的地设定的经由地与使用者设定的目的地关联起来存储在地点数据库107中,使在设定目的地或经由地时能够参照与目的地相关联的经由地,但也可以分别将使用者设定的目的地和使用者就该目的地设定的各经由地互相关联起来存储到地点数据库107中,使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时能够互相参照。
下面就这样将目的地和各经由地互相关联地存储起来时的情况,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第2实施形态为将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地点数据库107的内容、目的地设定处理和地点数据库作了以下说明的修正的实施形态。
即,在第2实施形态中,如图4b所示那样,保存到地点数据库107中的地点记录中保存有地点的标识符的地点编号、该地的设施的加油站或餐厅之类的类型、表示地点或该地的设施的名称的地点名称、表示该地的设施的电话号码等的地点信息、表示地点所包含的单元或地点的坐标的地点位置信息、关联地点数据。并且,当使用者将与该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设定时,同时将作为经由地或目的地设定的各地点作为关联地点,将该各关联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编号和与与包含各关联地点的该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关联度保存到关联地点数据中。
图11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的过程。
如图所示,在该处理中,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一样,首先,接受使用者发出的作为目的地设定的地点的搜索条件(步骤1102),从地点数据库107和预置地点数据中搜索与搜索条件匹配的地点(步骤1104、1106)。
然后,通过GUI控制单元109将图12a所示的目的地设定窗口701显示在显示装置6中,将搜索到的地点的地点名称的列表显示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步骤1108)。这里,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如图12a的A地点、D地点和F地点所示不仅显示表示设定了关联地点数据的标记1201,同时还显示地点名称。接着,将显示在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的地点名称中的、先头的地点名称的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步骤1110),检测选择地点是否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步骤1112),如果不是这样的地点,则监视是否发生通过操作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中设定的决定按钮703来接受目的地的决定操作(步骤1116),和是否发生通过移动操作指针704来接受变更选择地点的操作(步骤1118)。
而如果选择的地点是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的话(步骤1112),则如图12a所示那样,按与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关联度的高低顺序,将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地点编号的地点记录中所登录的地点名称显示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中以弹出窗口的形式设置的关联地点显示区域1202中(步骤1114)。然后,继续监视是否发生接受目的地决定的操作(步骤1116)和是否发生通过移动指针704接受变更选择地点的操作(步骤1118)。
在发生了选择地点的变更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118),将选择地点变更到指定的地点(步骤1120),当该显示成立时消除关联地点显示区域1202的显示(步骤1122),回到步骤1112进行以上的处理。
而在发生了接受目的地决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116),将选择地点设定为目的地(步骤1124),如图12c所示那样,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设定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内(步骤1126),在显示出发地707的同时将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步骤1128)。
然后,检测目的地是否是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步骤1230),如果不是则前进到步骤1136。
如果目的地是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步骤1130),则如图12c所示那样,设定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步骤1132),按关联地点数据所表示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将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地点编号的地点名称显示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中(步骤1134),同时,前进到步骤1136。
这里,在设定了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情况下,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和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部分重复地配置,根据使用者的标记选择操作切换显示到前面的标记区域。并且,在步骤1132中,将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在前面。
接着,在步骤1136中,进行经由地编辑处理,进行与使用者的操作相对应的经由地的编辑,直至发生使用者通过操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决定按钮708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步骤1138)。
然后,如果发生了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步骤1138),则调用后述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步骤1140),在进行了地点数据库107的更新后,在决定经由地的操作时,将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上设定的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和各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分别设定到各目的地数据302和经由地列表303的经由地数据中(步骤1142),结束处理。
这里,详细说明上述经由地编辑处理和以上的目的地设定处理中使用者的目的地及经由地的设定操作过程的具体例。
这里,就根据使用者设定的检索条件检索到的地点中包含有与登录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时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使用者设定的检索条件检索到的地点中不包含与登录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时的情况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用图7、8描述过的情况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如图12a所示,显示目的地设定窗口701,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显示检索到的从A地点到F地点的地点名称,将先头的A地点设定为选择地点,增亮显示该地点名称。并且,在A地点、D地点和F地点为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的情况下,这些地点的地点名称与表示设定了关联地点数据这一情况的标记1202一起显示。
并且,由于设定为选择地点的A地点是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因此,将地点编号登录到A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X地点、Y地点和Z地点的地点名称按与关联地点显示区域1202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自上而下显示。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向D地点移动操作指针704,则如图12b所示,D地点被设定为选择地点,该地点名称被增亮显示。并且,由于D地点也是与设定了有效的关联地点数据的地点记录相对应的地点,因此,将地点编号登录到D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P地点、Q地点和R地点的地点名称按关联度的大小顺序自上而下地显示在关联地点显示区域1202中。
接着,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操作决定按钮703,则如图12c所示那样,经由地编辑区域705显示,选择地点的D地点的地点名称作为目的地的地点名称706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与虚拟地点的出发地的显示707一起显示。
并且,设定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作为该目的地的D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登录的P地点、Q地点和R地点的地点名称按关联度的高低顺序显示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中。另外,此刻使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在前面。因此,此刻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地点名称的显示被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遮蔽。
在这种状态下,开始经由地编辑处理,在处理开始时经由地编辑处理将出发地707作为编辑点,增亮其显示。
当如图12c、d所示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在前面时,如果使用者选择操作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的标记,则经由地编辑处理如图12e、f所示将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在前面。反之,当如图12e、f所示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在前面时,如果使用者选择操作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的标记,则如图9c、d所示将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到前面。
在如图12c所示那样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显示的情况下,经由地编辑处理除用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取代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作为对象以外,其他与用图7、8说明过的一样,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在图12d所示那样的关联地点标记区域903中选择的地点作为经由地追加到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或者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删除经由地。并且,在如图12e所示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显示的情况下,经由地编辑处理与用图7、8说明过的一样,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在图12f所示那样的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选择的地点作为经由地追加到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或者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删除经由地。
如果操作经由地编辑区域705的决定按钮708,则在图11所示的步骤1142中将此刻作为目的地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登录到目的地数据302中,将此刻作为经由地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各地点的地点记录的地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地点坐标按经过顺序设定到经由地列表303的经由地数据中,探索经过经由地数据中设定的各经由地到达目的地数据302中设定的目的地的导航路径,用图5所示的导航图像开始该导航路径的路径导航。
下面说明图11的步骤1140中的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
图13表示本第2实施形态的地点数据库更新处理的过程。
如图所示,地点数据库更新处理首先提取此刻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地点中的、未登录到地点数据库107中的地点(步骤1302),将提取的地点的地点记录作成地点数据库107(步骤1304),将地点编号、地点类型、地点信息和地点位置信息登录到作成的地点记录中。这里,登录到地点记录中的这些信息使用登录到与该地点相对应的预置地点记录中的信息。
然后,将此刻作为经由地而将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的各地点当作经由地,就各经由地进行以下的处理(步骤1306、1326和1328)。
即,对于地点编号未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中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经由地使关联度为0,将其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步骤1308、1310)。并且,将与登录到目的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各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相对应的关联度增加3(步骤1312)。
在目的地的地点编号没有登录到各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情况下,使关联度为0将目的地的地点编号登录到该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步骤1314、1316)。并且,将与登录到各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目的地的地点编号相对应的关联度增加2(步骤1318)。
在存在其他的经由地A的地点编号没有登录到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经由地B的情况下,使关联度为0将该没有登录的经由地A的地点编号登录到该地点编号没有登录到关联地点数据中的经由地B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步骤1320、1322)。然后,将与登录到各经由地的地点记录的关联地点数据中的其他的各经由地的地点编号相对应的关联度增加1(步骤1324)。
通过以上的地点数据库的更新处理,如果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则经由地与目的地的关联度增加3,目的地与各经由地的关联度增加2,经由地之间的关联度增加1。
因此,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时,与作为目的地选择的地点相关联的各地点作为经由地的候补按照这样操作过的关联度的顺序提示给使用者。因此以前作为路径上的目的地或经由地单一选择的地点对使用者来说为相互关联的地点,使用者可以推定能够再次作为目的地或经由地一起选择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如果采用本第2实施形态,能够简化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的作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以上的各实施形态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目的地的选择,将与接受了选择的目的地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使用者从提示的地点中作出的作为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虽然上述实施形态是这样,但也可以首先接受使用者作出的经由地的选择,将与接受了选择的经由地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然后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从提示的地点中选择作为其他的经由地或目的地的地点的选择;或者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一个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和与该接受了选择的地点相关联的地点提示给使用者,然后接受使用者作出的从提示的地点中选择作为经由地或目的地的地点的选择。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能够进一步简化使用者设定目的地和经由地的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导航装置,根据使用者决定的目的地和经由地,搜索经过上述经由地到达上述目的地的路径并进行提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登录了多个地点及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地点数据库,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使用者进行的选择,该选择为从登录在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内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地点,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当作上述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该导航装置包括经由地设定单元,该经由地设定单元将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接受到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从提示的经由地的候补中选择当作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当作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将作为经由地而决定的地点的、相对于作为目的地决定的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中,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已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当作上述经由地或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将作为目的地而决定的地点与作为经由地而决定的地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多个经由地的情况下,将作为经由地而决定的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登录到上述地点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该导航装置包括经由地编辑单元和经由地设定单元,该经由地编辑单元将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接受到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提示给使用者,根据使用者的编辑操作,进行包括追加或删除经由地的候补中的至少一项的编辑;该经由地设定单元根据使用者的经由地决定操作,将当时作为经由地的候补的地点作为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包括关联地点提示单元和地点选择接受单元,该关联地点提示单元将登录在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的列表即登录地点表提示给使用者,显示关联地点表,该关联地点表是与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选择操作过的地点的关联关系,已登录到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其他地点的列表;该地点选择接受单元将使用者在提示的登录地点表上决定操作过的地点,作为使用者选中的目的地的地点接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登录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将上述其他的地点作为上述经由地的候补来接受,上述导航装置包括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和经由地设定单元,该地点数据库更新单元在使用者决定了目的地和经由地的情况下,增加作为经由地而决定的地点的、相对于作为目的地而决定的地点的关联程度;该经由地设定单元按与上述目的地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作为目的地的地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大小顺序,配列上述经由地接受单元已接受的上述经由地的候补,并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从提示的经由地的候补中选择当作经由地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作为使用者决定的经由地来设定。
9.一种在导航装置中接受使用者进行的上述路径导航的路径的目的地或经由地的路径规定地点的输入的方法,该导航装置根据使用者决定的目的地和经由地,搜索经过上述经由地到达上述目的地的路径,并进行提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受使用者的选择的步骤,该选择步骤从在登录了多个地点以及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地点数据库中登录的地点中,选择一个作为关注地点的地点,提示步骤,将与接受了上述选择的关注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在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或者与上述关注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在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作为候补地点提示给使用者,接受从提示的候补地点中选择作为上述路径规定地点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作为上述路径规定地点来设定的设定步骤。
10.一种存储了能够由计算机读取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机程序使以下步骤在上述计算机中执行根据使用者决定的目的地和经由地,搜索经过上述经由地到达上述目的地的路径并提示的步骤,接受使用者从在登录了多个地点以及上述多个地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地点数据库中登录的地点中,选择一个作为关注地点的地点的选择的接受步骤,将与接受了上述选择的关注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在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或者与上述关注地点的关联关系登录在了上述地点数据库中的地点和上述关注地点,作为候补地点提示给使用者的提示步骤,接受从提示的候补地点中对作为上述路径规定地点的地点的选择,将接受了选择的地点作为上述路径规定地点来设定的设定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使用者进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导航的导航装置,简化经由地的设定作业。对于以前作为目的地的各地点,将该地点最后作为目的地时作为经由地设定的地点,作为经由地设定数据登录到地点数据库(107)中。当要求设定目的地时,主控制单元(108)将预先登录的多个地点的地点名称的列表与设定了经由地设定数据的地点的标记(901)一起显示在目的地设定窗口(701)的登录地点标记区域(702)中。如果从列表中选择了目的地,将该目的地的地点的登录到经由地设定数据中的各地点当作经由地设定,与选中的目的地的地点名称一起将其地点名称显示在经由地编辑区域(705)中。
文档编号G01C21/34GK1550759SQ20041004473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5日
发明者
原聪, 聪 原 申请人:阿尔派株式会社

  • 专利名称:一种滤网测试机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空气无尘浄化技术,更具体地,涉及ー种用于测试空气滤网的滤网测试机台。背景技术:在某些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例如半导体、光电子、医药等,通常需要采用空气浄化装置进行空气过滤,去除悬浮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加热炉炉膛和试验机拉力中心同轴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高加热炉炉膛和试验机拉力中心同轴性的装置,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蠕变、持久强度试验是在恒定温度恒定载荷下进行的一种高温拉伸试验,蠕变、
  • 专利名称:具有s形环的谐振优化的接合线的制作方法具有S形环的谐振优化的接合线背景技术:线接合(wire bonding)已经在许多年被用于电连接。线接合一般被看做最有成本效益的并且最灵活的互连技术,而且被用来装配大多数的半导体封装。如在这里
  • 专利名称:X射线数字化检测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数字化检测仪。背景技术: 如图1和2所示,普通X射线数字化检测仪由垂直移位寄存器1、X射线数字化检测仪2、倍增器3、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AD)9、修正数据用图像存储器5、图
  • 专利名称:一种sofc纽扣式电池测试夹具及其装配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SOFC纽扣式电池测试夹具及其装配方法。背景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简称S0FC)是一种将
  • 专利名称:手持式汽车轮胎金属异物刺入探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胎金属异物刺入探测器。 背景技术: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已经刺入了的螺丝、钉子、铁屑等金属异物,是爆胎的潜在原因;随着轮胎负重增加或高速行驶碾压,金属异物会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