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上的 裂纹或损伤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的表面裂纹的探伤,需要同时具有使工件上产生纵向磁场(即轴向磁场)及 周向磁场的电磁系统,使工件在一种状态下同时受到轴向、周向的磁化以检测出工件的裂 纹或损伤。传统的方法无法使工件在一种状态下同时得到轴向和周向磁化,并且这两种方式 产生的磁场不均勻,以致在工件上有检查盲区。怎样使工件在同一状态下,既有轴向磁场又 有周向磁场,这是磁粉探伤机一大技术难题。虽然,专利号为90212242. 8的中国专利(公开号是CN2074455U)于1991年4月3 日公开了一种环形件磁粉探伤机,其能够实现被测工件在同一状态下,获得稳定、均勻的轴 向和周向磁场,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可 以使得被测工件在同一状态下,获得稳定、均勻、高强度的轴向、周向磁场。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包括“U”型的纵向磁轭、两个工件夹持块和绕置在纵向磁 轭的线圈,所述工件夹持块分别设置在纵向磁轭的两端,所述工件夹持块内设有用于夹持 工件的导电棒。在上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中,所述导电棒的外侧端接用于在工件上产生周向磁 场的交流电,所述线圈两端接用于在工件上产生轴向磁场的交流电。在上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中,所述导电棒是导电棒。在上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中,每个工件夹持块包括三根导电棒和两块硅钢片, 所述两块硅钢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三根导电棒上、下侧。在上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中,所述导电棒与工件接触的那一端设有银触头。在上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中,所述工件夹持块与所述纵向磁轭可调节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实用新型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被测工件在同一状态下,获得 稳定、均勻、高强度的轴向磁场和周向磁场,这种周、纵向复合磁化方式具有磁势力集中、功 耗低、磁场无盲区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一次检测出工件上任何位置、任何形状的裂纹或损 伤。本实用新型可多工位设计,可以在“U”型纵向磁轭的两端的工件夹持块内设置三组导 电棒。另外,由于所述工件夹持块与所述纵向磁轭可调节式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工件的长 短进行双向调节,调整维修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由以下的实施 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导电棒和硅钢片的连接示意俯视图;图3是单个导电棒和硅钢片的剖视图;图4是产生工件轴向磁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是产生工件周向磁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_纵向磁轭、2-线圈、3-工件夹持块、31-导电棒、311-银触头、32-硅钢片、 4-导线、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 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 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 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 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 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 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 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导电棒31和硅钢片32的连接示意俯视图;图3所示为单个导电棒31和硅钢片 32的剖视图。这种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包括一个“U”型的纵向磁轭1、两个工件夹持块3和绕置 在纵向磁轭1的线圈2。所述工件夹持块3分别设置在纵向磁轭1的两端。所述工件夹持 块3内设有用于夹持工件5的导电棒31。所述导电棒31的外侧端接用于在工件5上产生 周向磁场的交流电,所述线圈2两端接用于在工件5上产生轴向磁场的交流电。每个工件夹持块3包括三根导电棒31和两块硅钢片3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棒 31是黄铜棒。所述两块硅钢片32分别固定连接在三根导电棒31上、下侧。镶嵌在导电棒 31上的硅钢片32可以起到引磁的作用,使得磁势力集中。所述导电棒31与工件5接触的那一端设有银触头311。通过增设银触头311可以 避免被检测工件5受到烧伤或电击伤。所述工件夹持块3与所述纵向磁轭1可调节式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工件5的长 短进行双向调节,以扩大适用范围,并且调整维修也十分方便。另外,可以在导电棒31的两端设置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弹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预先喷上磁粉的工件5被夹持在导电棒31之间时,绕置在纵向磁轭1外圈的线 圈2的两端接交流电,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产生工件5轴向磁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该 交流电为低电压大电流。所述纵向磁轭1、工件夹持块内的硅钢片32及工件5构成一个环 形的磁路,沿工件5的轴向(纵向)通过,即产生轴向磁场。与此同时,夹持工件5的导电 棒31的两端接交流电,接线情况如图5所示,使得工件5上通过低电压大电流交流电,从而 在工件5的上产生周向磁场。工件5上的轴向磁场和周向磁场相互叠加,使得磁势力集中。 因此,工件5上细小裂纹也可以清晰可见。本实用新型磁轭复合磁化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被测工件同时获得稳定、均 勻、高强度的周向磁场和轴向(纵向)磁场,这种周、纵向复合磁化方式具有磁势力集中、功 耗低、磁场无盲区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一次检测出工件上任何位置、任何形状的裂纹或损 伤。本实用新型可多工位设计,可以在“U”型纵向磁轭的两端的工件夹持块设置三组导电 棒,从而提高了探伤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一种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的纵向磁轭、两个工件夹持块和绕置在纵向磁轭的线圈,所述工件夹持块分别设置在纵向磁轭的两端,所述工件夹持块内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导电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的外侧端接用于 在工件上产生周向磁场的交流电,所述线圈两端接用于在工件上产生轴向磁场的交流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是黄铜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件夹持块包括三根导 电棒和两块硅钢片,所述两块硅钢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三根导电棒上、下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锥均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与工件接触的那一端设 有银触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块与所述纵向 磁轭可调节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上的裂纹或损伤的磁轭复合磁化装置。这种磁轭复合磁化装置,包括“U”型的纵向磁轭、两个工件夹持块和绕置在纵向磁轭的线圈,所述工件夹持块分别设置在纵向磁轭的两端,所述工件夹持块内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导电棒,导电棒的外侧端接用于在工件上产生周向磁场的交流电,所述线圈两端接用于在工件上产生轴向磁场的交流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被测工件同时获得稳定、均匀、高强度的轴向磁场和周向磁场,这种周、纵向复合磁化方式具有磁势力集中、功耗低、磁场无盲区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一次检测出工件上任何位置、任何形状的裂纹或损伤。
文档编号G01N27/84GK201653978SQ20102909801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孙仲义 申请人:射阳县智能探伤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