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火控系统电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飞机导弹发射系统电路的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厂家提供的检测设备只能逐个完成挂点投弹线路的检测,不能对机上所有挂点(4个)同时进行检测,存在检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对飞机武器发射线路多次检查,证明该装置使用 方便,检测数据准确,性能可靠,适用于用户对该导弹发射器投放线路的全面快速检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对飞机上所有挂点(4个)进行导弹投放线路检测的装置,缩短了该系统全面检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吊耳、灯泡、插座、保险丝、壳体、带插头、插孔、接地夹的导线,壳体通过吊耳悬挂在导弹发射器的挂钩上,导线的插头与壳体上的插座连接,插孔插到导弹发射装置燃爆室电极孔内,接地夹夹在接地端可靠接地,机上发射电压连接到燃爆室电极孔,并通过导线3连接到灯泡2上,保险丝接在公用负极上。所述的灯泡为2个灯泡,且分别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玻璃罩。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设计轻巧,可以悬挂在导弹发射器上,通电检测时只需一个人站机头就可同时观察4个导弹发射器的投放线路是否工作正常,区别于过去的检测装置只能放在地上需要走到近前才能观察结果的弊端。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还有一个优点,如图2所示,检测装置的导线直接连接在燃爆室的电极孔内,现使用的检测设备是从插座7引线检测,所以现使用的检测设备无法检测到检测插头到燃爆室之间的导线8是否导通,导弹发射器投放线路检测装置不存在该问题。
附图I是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电路示意图;其中,2-灯泡,4-保险丝;附图2是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与现使用检测设备检测对比图;其中,7-飞机上检测插座,8-插座到燃爆室电极孔的导线,9-燃爆室;附图3是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吊耳,2-灯泡,3-插座,4-保险丝,5-壳体,6-导线,10-插孔,11-接地夹,12-导线上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包括吊耳、灯泡(2个)、插座、保险丝、壳体、带插头、插孔、接地夹的导线,其特征在于将壳体通过吊耳悬挂在导弹发射器的挂钩上,导线的插头与壳体上的插座连接,2个插孔插到导弹发射装置燃爆室电极孔内,接地夹夹在接地端可靠接地。飞机上通电按下导弹战斗或者应急投放控制按钮,机上28V或24V电压送到燃爆室电极孔,通过导线3连接到灯泡2上,保险丝接在公用负极上,投放线路正常灯泡应该点亮,电路如图I所示。2个灯泡分别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玻璃罩,便于强光或者雾天观察。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由吊耳I、灯泡(2个)2、插座3、保险丝4、壳体5、带插头、插孔、接地夹的导线6组成;导弹发射器挂钩解锁,将吊耳置于挂钩上,导弹发射器上锁,将壳体5悬挂在导弹发射器上,在壳体的插座3上连接带插头、插孔、接地夹的导线6,导线6上的接地夹夹在接地端,插孔插在燃爆室电极孔内(可互换),,灯泡2冲机头方向,便于观察,机上给出投放线路信号,灯泡2即可点亮。当需要检测多个导弹发射器的投放线路 时,依上法在多个导弹发射器上悬挂该装置,正确连线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吊耳(I)、灯泡(2)、插座(3)、保险丝(4)、壳体(5)、带插头、插孔、接地夹的导线(6),壳体(5)通过吊耳(I)悬挂在导弹发射器的挂钩上,导线的插头(12)与壳体(5)上的插座(3)连接,插孔(10)插到导弹发射装置燃爆室电极孔内,接地夹(11)夹在接地端可靠接地,机上发射电压连接到燃爆室电极孔,并通过导线(6)连接到灯泡(2)上,保险丝(4)接在公用负极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灯泡为2个灯泡,且分别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玻璃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火控系统电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飞机导弹发射系统电路的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吊耳(1)、灯泡(2)、插座(3)、保险丝(4)、壳体(5)、带插头(12)、插孔(10)、接地夹(11)的导线(6),壳体(5)通过吊耳(1)悬挂在导弹发射器的挂钩上,导线(6)的插头(12)与壳体(5)上的插座(3)连接,插孔(10)插到导弹发射装置燃爆室电极孔内,接地夹(11)夹在接地端可靠接地,机上发射电压连接到燃爆室电极孔,并通过导线(6)连接到灯泡(2)上,保险丝(4)接在公用负极。导弹发射器投放电路检测装置设计轻巧,通电检测时只需一个人站机头就可同时观察4个导弹发射器的投放线路是否工作正常,区别于过去的检测装置只能放在地上需要走到近前才能观察结果的弊端。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486222SQ2011204490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任侃, 李新强, 王旭东, 白耀民, 阴亮 申请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