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测试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涉及到具体的出货过程中,其过程流程是非常冗长的,包含 电压内阻测试,极耳整平,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等多道工序,现有的电压内阻测试的表笔是针型的,但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耳是镍极 耳,这种针形的点接触很容易在极耳的表面造成点状的凹坑和划痕,并且极有可能对电池 的表面造成划伤。两外电压内阻测试后的工序是极耳的整形,目前采用的工艺是人工的方式用塑料 薄板沿一个方向对极耳进行捋平。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者和电池过多的接触,塑 料薄板可能会对电池的前沿造成伤害,而且操作者可能会对电池的外观造成损害。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相对较多,就增加了对电池外观造成伤害的可能 性,一旦在此过程中对电池造成不可修复的外观伤害,就会使电池由良品转为次品。因此应 该尽量的精简操作工序,减少电池在不同人员间的周转次数,减少和避免外观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内阻测试以及极耳整平一体设备,替代目前的两个工 序-电压内阻测试和极耳整平。—种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包括托板和电压内阻测试表,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托板顶面设有用于夹持电池的固定挡板和活动触针,所述的活动触针与电池 电极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且活动触针通过电路接入电压内阻测试表。所述的活动触针与电池电极相接触的端面至少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电极的端面,一 般至少为1cm2。所述的托板顶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导轨滑动的活动支架,所述的活动触针 安装在该活动支架上。设有带伸缩杆的气缸,该伸缩杆远离气缸的端头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触针为两根,分别对应电池的两个电极。所述的固定挡板朝向活动触针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定电池位置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将目前的电压内阻测试的触针(表笔)的端头针型改为平板(即平面 端头),并且将目前的手动控制触针改为气缸驱动触针,增加触针对极耳平面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将目前的两道工序,精简为一道工序,操作者由两人减少为 一人,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操作者和电池的接触次数,有效的降低了外观不良的产生概 率,提高了整体的良品率和经济效益。采用半自动的气动测试替代了手工测试整平,提高了 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内阻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包括托板和电 压内阻测试表1,托板顶面设有用于夹持电池的固定挡板和活动触针4,活动触针4与电池 电极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且活动触针4通过电路接入电压内阻测试表1。活动触针4与电池电极相接触的端面至少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电极的端面。在托板顶面设有导轨3,导轨3上设有沿导轨滑动的活动支架,活动触针4安装在 该活动支架上。设有带伸缩杆的气缸2,该伸缩杆远离气缸2的端头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 活动触针4为两根,分别对应电池的两个电极(即待整平的极耳)。固定挡板朝向活动触针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定电池位置的限位槽5。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设备使用时将电池底部卡入固定挡板的限位槽5中,开动气缸 2使活动触针4接触并挤压电池的两个电极,此时可以开动电压内阻测试表1对电池进行测 试,同时活动触针4的端面将两个电极(即待整平的极耳)压平。本实用新型将目前的两道工序,精简为一道工序,降低了操作者和电池的接触次 数,有效的降低了外观不良的产生概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包括托板和电压内阻测试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托板顶面设有用于夹持电池的固定挡板和活动触针,所述的活动触针与电池电 极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且活动触针通过电路接入电压内阻测试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触针与电池电极相接触的端面至少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电极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 板顶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导轨滑动的活动支架,所述的活动触针安装在该活动支架 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带伸 缩杆的气缸,该伸缩杆远离气缸的端头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触针为两根,分别对应电池的两个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挡板朝向活动触针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定电池位置的限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内阻测试及极耳整平设备,包括托板和电压内阻测试表,所述的托板顶面设有用于夹持电池的固定挡板和活动触针,所述的活动触针与电池电极相接触的端面为平面,且活动触针通过电路接入电压内阻测试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将目前的两道工序,精简为一道工序,操作者由两人减少为一人,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操作者和电池的接触次数,有效的降低了外观不良的产生概率,提高了整体的良品80率,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半自动的气动测试替代了手工测试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1904412SQ20102064596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健, 王理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