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6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6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机械性能测试设备,尤其是仿真疲劳试验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一些构件进行疲劳试验时,往往均采用单方向施加载荷,但是许多构件在实际服役条件下是承受双向载荷甚至多向载荷。在一些需要模拟试件实际工作环境的仿真疲劳试验中,往往需要提供多向的加载,有时还需要在某加载方向上提供加载位移,例如目 前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对于关键的零部件急需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电机悬吊试件是35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机车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在高速机车运行时,该部件主要经受横向与垂向两个方向的交变载荷,疲劳性能是试件最关键的力学性能。如何模拟实际运行工况,对电机悬电机悬吊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规范。对电机悬吊试件进行仿真疲劳试验,在国外均属于关键核心技术,严格进行保密。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多向的位移加载提供良好的力矩耦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提供位移双向加载偶合,传力单元4由框板401及垂直加载机构和水平加载机构组成;所述垂直加载机构为一端与外部竖直油缸(3)活塞端联接,另一端与置于传力单元框板401上的横杆407实现与框板401连接的连接板406 ;水平加载机构由与外部水平油缸2活塞端402连接的轴力板405构成;传力单元4的框板401上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与轴力板405的内侧相靠接;所述传力单元4上设置有用于联接被测试件耳孔端103的销轴408。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可准确地模拟实际运行工况对试件进行多向尤其是垂向交变载荷,同时,在其中一个方向还可提供一定的位移。水平加载机构和垂直加载机构的动力分别来自两个外部液压油缸,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加载时,实现互不干扰。尤其适用于高速机车转向架悬挂装置用电机悬电机悬吊试件实物疲劳性能的评价。


图I是本发明传力单元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传力单元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传力单元部分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结合图I、图2和图3可看到,传力单元4由框板401及垂直加载机构和水平加载机构组成,垂直加载机构为一端与外部竖直油缸3的活塞端联接,另一端与置于传力单兀框板401上的横杆407实现与框板401连接的连接板406。水平加载机构由与外部水平油缸2活塞端402连接的轴力板405构成,连接的轴力板405的水平油缸活塞端402实际上 构成一悬臂机构;传力单元4的框板401上设置有四个滚轮,由于在实际加载试验中水平油缸活塞端402提供拉力,所以,四个滚轮与轴力板405的内侧保持靠接。四个滚轮(具有代表性,图中仅给出一个标号404固连在框板401上),在垂直加载机构带动框板401上下位移时,其与轴力板内侧相靠接的部分可在轴力板上滚动。传力单元4上设置有用于联接被测试件耳孔端103的销轴408,测试时将销轴408插入被测试件耳孔端,再安装在框板401上,即可进行试验。作为一应用实施例,结合图3至图5可看到,电机悬电机悬吊板弹簧仿真疲劳试验装置,以高速铁路机车用电机悬电机悬吊板弹簧为试件。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由构架14,联接在构架横梁上的垂直加载机构、固定在基座上的水平加载机构、传力单元4及试件夹持机构20组成。所述垂直加载机构由竖直油缸3担任,竖直油缸3的活塞端通过连接板406和横杆407与传力单元4联接。水平加载机构由水平油缸2担任,水平油缸2的活塞端与轴力板405固连。传力单元4上设置有用于联接被测试件耳孔端103的销轴408。传力单元4上与水平油缸2的活塞端邻近端设置有四个滚轮(图中仅标出其中一个404),该四个滚轮对称分置于平油缸2的活塞端的两侧,各滚轮实际上是固定在传力单元框板401上的摩擦滑轮,所述轴力板405的内侧靠接在所述四个滚轮的表面。水平油缸的轴向拉力使轴力板与四个滚轮之间保持足够大的接触压力,在竖直油缸对被试悬吊试件施以竖向周期载荷产生位移时,轴力板405在与四个滚轮的滚动摩擦中产生竖向的周期滑移,这样的结果,使得被试悬吊试件同时得到横向的拉载荷和竖向的周期位移载荷,与悬吊试件在机车上的受:力情况基本一致。在实际的测试中,在悬吊试件的耳孔端103施加轴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载荷,所述轴向的载荷为上载荷量与下载荷量区间的拉-拉交变载荷,下载荷=10ΚΝ,上载荷为35KN。所述横向的载荷为恒定载荷量状态下的位移交变,位移幅度正负5mm。轴向载荷通过电脑控制的竖向油缸实现。如图5所示,销轴408穿过试件耳孔103与传力单元4形成铰链连接。水平油缸2施加轴向载荷时,由于轴向力下载荷始终保持IOKN的拉力,保证了滚轮与轴力板405始终接触,水平油缸2的交变载荷就通过轴力板405、四个滚轮和传力单元4作用于试件100,使试件在耳孔103处承受轴向交变载荷。试件竖向位移(耳孔端103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并不影响试件横向施加的载荷。传感器8和403测出竖向横向载荷代数量值(用正或负表示方向)传入电脑,电脑显示位移量,同时记录时间和次数。在传力单元4还可以设置配重机构,如图3中410所示,实际上就是在传力单元4上固定一丝杆,具有内螺纹孔的加重块便于旋转调整其在丝杆上的位置并固定,使带有滚轮和丝杆的传力单元与配重块的总重心上,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以确保轴力板与传力单元上的四个滚轮都能形成接触。水平油缸使轴力板与四个滚轮之间保持足够大的接触压力。
权利要求
1.ー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カ単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提供位移双向加载耦合,其特征在干,传カ单元(4)主要由框板(401)及垂直加载机构和水平加载机构组成;所述垂直加载机构为一端与外部竖直油缸(3)活塞端联接,另一端与置于传カ单元框板(401)上的横杆(407)实现与框板(401)连接的连接板(406);水平加载机构由与外部水平油缸(2)活塞端(402)连接的轴カ板(405)构成;传カ单元4的框板(401)上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与轴カ板(405)的内侧相靠接;所述传カ単元(4)上设置有用于联接被测试件耳孔端(103)的销轴(40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之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カ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加载机构和水平加载机构上分別设置有测试カ度的传感器(8)和(40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用于存在双向加载位移的机械疲劳试验装置,由构架(14),联接在构架横梁上的垂直加载机构、固定在基座上的水平加载机构、传力单元(4)及试件夹持机构组成。本发明双向加载传力单元可以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多向的位移加载提供良好的力矩耦合,可良好地模拟试件的实际工作环境,可用于多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中。
文档编号G01M13/00GK102628744SQ2012101131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周殿买, 戴光泽, 杨川, 梁树林, 欧祖孝, 谢昌伟, 高国庆 申请人: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紫苏叶中常用杀菌剂前处理试剂盒及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检测紫苏叶中常用杀菌剂前处理试剂盒及其方法。背景技术:目前,紫苏叶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ー种常见的
  • 专利名称:电源供应器的工作电压测试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工作电压测试方法及其系统,特别是一种针对不同使用地区,提供电子产品在出厂前实施电源供应器的电压设定值的自动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2)背景技术由于世
  • 专利名称:直角一体式磁电涡街流量测控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电涡街流量测控仪,特别是一种直角一体式磁电涡街流量测控仪。背景技术:磁电涡街流量测控仪是利用“卡门”涡街原理,区别于现大多数涡街流量测控仪的压电式检测方式,采用电
  • 专利名称:光纤光栅及物联网技术的古建筑安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光纤光栅及物联网技术的古建筑安全监测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监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物联网技术 的光纤光栅及物联网技术的古建筑安全监测
  • 专利名称:光纤裸纤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裸纤检测系统。背景技术:目前,企业生产的光纤产品均需要通过严格的出厂检测,光纤产品的规格和性能若不满足行业标准,会影响光纤的传输与接入,对整个光纤
  • 专利名称:金纳米粒子-功能化高岭土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是金纳米粒子-功能化高岭土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背景技术:近年来,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