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字拖缆的各工作段(检波段或弹性 段)之间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属于海上地球物理勘探领 域。
背景技术:
大道数、高采样、小道距、高精度、小型便携、数字传输等技术逐渐应用于高分辨率 浅层勘探,对于海洋多道地震勘探的拖缆的结构及安装连接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多道拖 缆由于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的直径和长度,导致拖缆的直径大于5厘米,数字采集与传输 单元安装在拖缆检波段的硬连接处,其长度大于40厘米,拖缆在绞车上缠绕时曲率半径过 大,所用绞车直径相应增大,因而工作时必须使用专用船只,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工作 环境也受到了限制。在对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实现小型化后,传统的安装与连接技术仍不 能很好地满足浅层高分辨率多道海上勘测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多道拖缆硬连接的长度, 降低拖缆绞车的直径,实现多道拖缆的良性连接的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接头、外部的保护软管、置于软管内的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 以及将两端接头和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连接的传输线,传输线与接头之间为软连接,两端 接头分别与相邻检波段或弹性段的配套接头相连接。所述外部的保护软管为PU管。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多道拖缆硬连接的长度,使得拖缆绞车的直径降低到半米以 下,避免了柔性缆与硬连接由于在绞车上缠绕曲率大而造成的折损,拖缆的比重也更易控 制,可完全满足多种工作和使用环境的高分辨率海上勘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在深水浅层高分辨率海上地震拖缆系统中,本实用新型左端接头1与 相邻检波段或弹性段的配套接头相连,PU管2—端固定在左端接头1上,另一端固定在右端 接头6上,其内置圆柱管状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3,所述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3通过左侧传 输线4与左端接头1相连并通过右侧传输线5与右端接头6,实现命令和数据的传输。上述 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分别通过左右两端接头1和6与两个相邻检波段或弹性段相连, 依次类推,通过多个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就完成了整个数字缆的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端接头、外部的保护软管、置于软管内的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以及将两端接头和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连接的传输线;外部的保护软管一端固定在左端接头上,另一端固定在右端接头上,其内置的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通过左侧传输线与左端接头相连并通过右侧传输线与右端接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保护软管为PU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数字采集与传输段,包括两端接头、外部的保护软管、置于软管内的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以及将两端接头和数字采集与传输单元连接的传输线;传输线与接头之间为软连接,两端接头分别与相邻检波段或弹性段的配套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多道拖缆硬连接的长度,使得拖缆绞车的直径降低到半米以下,避免了柔性缆与硬连接由于在绞车上缠绕曲率大而造成的折损,拖缆的比重也更易控制,可完全满足多种工作和使用环境的高分辨率海上勘探。
文档编号G01V1/22GK201765335SQ20102050657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揆洋, 豆会平, 连艳红, 雷斌 申请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