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测量技术,尤其是可用于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的飞轮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使用的飞轮一般是人工手动操作,使飞轮20通过吊缆连接在滚轴50上,滚轴50则安装在悬轨40上,通过滚轴50带动飞轮20沿箭头方向移动。当飞轮20移动到转轴10上固定位置后,通过键30使飞轮20与转轴10进行联接。
该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的飞轮组需要手工随时调整,比较麻烦,不能实现自动操作;2、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结构的上述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飞轮,通过轴承联接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对应每个飞轮还包括离合器,该离合器主动端与转轴之间用键联接;该离合器从动端与飞轮之间用活动连接结构联接;轴上还设置有零件轴向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活动连接结构包括离合器定位件和离合器联接件。
所述的零件轴向定位结构包括锁紧螺母。
所述的轴至少有两根,彼此之间由联轴器联接。
所述离合器的直流电极采用能消除剩磁的反向对称接线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减轻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更换飞轮出错率;可实现微机记录。有自动消磁装置,使制动试验可靠。
图1是现有飞轮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实施例的消除剩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七个大小不一的飞轮3,依次安装在同一个转轴1上,转轴1与飞轮3之间用轴承7、8联接固定。对应每个飞轮3,均设有一个离合器4与其联接,联接方式为离合器4主动端与转轴1之间用键12联接,从动端与飞轮3之间用离合器定位件9及离合器联接件11联接,并且每个离合器4之间还设有磁阻档圈13及档圈14以隔离磁场。安装在转轴1上的各个零件在轴向上用锁紧螺母15定位固定。转轴1上设有轴套6、10,还可以通过三个轴承座2固定在机架上。该装置转轴有单轴和多轴几种形式。可由联轴器联接。
每个飞轮3通过各自配置的电磁离合器4与轴1联动,可以采用对每个电磁离合器4分别通入直流电的方式来控制飞轮3单独进行工作。当通电时,离合器4吸合,飞轮3与转轴1通过离合器4联接在一起,随转轴1一起旋转。这一过程可以由微机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控制,从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为了消除剩磁,在离合器的直流电极进行了反向对称接线17,使每个离合器的剩磁相互抵消。
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飞轮,通过轴承联接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飞轮还包括离合器,该离合器主动端与转轴之间用键联接;该离合器从动端与飞轮之间用活动连接结构联接;轴上还设置有零件轴向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结构包括离合器定位件和离合器联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件轴向定位结构包括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至少有两根,彼此之间由联轴器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的直流电极采用能消除剩磁的反向对称接线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自动离合飞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飞轮,通过轴承联接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对应每个飞轮还包括离合器,该离合器主动端与转轴之间用键联接;该离合器从动端与飞轮之间用活动连接结构联接;轴上还设置有零件轴向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减轻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更换飞轮出错率;可实现微机记录。有自动消磁装置,使制动试验可靠。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763787SQ20042007556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栾音彬, 郑建中, 吕成江, 张文, 宋豪杰 申请人: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