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22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红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22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红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检测装置广泛用于安防报警和产品检测等。现有技术的红外检测装置多为单 点式红外检测装置和栅状红外检测装置。单点式红外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单点式红外检测装 置检测的区域为单线条,其具有感应面积小的缺点。并且,当人或物体通过该检测区域时, 容易出现漏检测的情况。栅状红外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 和红外接收器一一对应,即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由其对应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当有 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时会挡住红外信号,接收端的红外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从而 判断有人或物体通过。栅状红外检测装置包括多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必须一一对应,当检测 区域较大时,需要很多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成本非常高,且结构比较复杂,安装麻 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 便、且成本低的红外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和多个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 的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接收器。优选地,上述红外发射器为两个分时发送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发射器,且两个所 述红外发射器分隔设置。优选地,上述红外接收器的水平投影排布成直线。优选地,上述红外接收器成直线排布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所述直线两端的所述 红外接收器与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围成一矩形,位于两端的所述红外接收器与两个所述红 外发射器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顶点处。优选地,上述红外检测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电连接的报警装置。优选地,上述红外发射器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工作的控制装置,所 述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并联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 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组;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 的正极与电源连接,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 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 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装置具 有三路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 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二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 管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三控制信号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 测信号,多个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当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 域时,挡住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部分红外接收器不能接收到红外检测信号,此 时可检测出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其中,红外发射器与位于的两端红外接收器构成的区域为红外检测区域。本实用 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只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与红 外接收器的相同数目的红外发射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 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的红外检测装置的栅状红外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红外发射器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30和多个接 收所述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接收器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邻 红外接收器20的距离。所述红外发射器30的空间排布可以根据检测区域的形状设置。优 选地,红外接收器30的水平投影排布成直线。多个红外接收器20接收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当有人或物体进入 检测区域时,挡住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部分红外接收器20不能接收到红外 检测信号,此时可检测出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其中,红外发射器30与位于的两端红外接收器20构成的区域为红外检测区域。本 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只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30,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设 置与红外接收器的相同数目的红外发射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 单、安装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图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只有一个红外发射器30的实施方式。有图2 可知,红外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为红外发射器30与位于两端的红外接收器20的连线和所 有红外接收器20构成的线条共同围成的区域。优选地,如图3所示,红外发射器30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30分隔设置,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30分时发送红外检测信号。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30的交替 发送的时间间隔可以设置得非常短,例如可以设置为10毫秒以内。多个红外接收器20接 收同时接收两个红外发射器30分时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当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时, 挡住一个或两个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即部分红外接收器20不能连续接收 到红外检测信号,此时可检测出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红外检测区域为两个红外发射 器30的红外检测区域的集合。因此,设置两个红外发射器30可以增大红外检测区域。优选地,如图3所示,红外接收器20成直线排布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所述直线两 端的所述红外接收器20与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30围成一矩形,位于两端的所述红外接收 器20与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30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顶点处。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 大红外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两个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多个成 直线排列的红外接收器20同时接收两个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当有人或物 体进入检测区域时,挡住了一个或两个红外发射器30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部分红外接收 器20不能同时接收到两个不同频率的红外检测信号,此时可检测出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 区域。其中一个红外发射器30与直线排列的两端红外接收器20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为 第一红外检测区域,另一个红外发射器30与直线排列的两端红外接收器20构成的三角形 区域为第二红外检测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为第一红外检测区域和 第二红外检测区域的集合。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只需要设置两个红外发射器30,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 样设置与红外接收器20的相同数目的红外发射器3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具 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较佳地,红外检测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接收器20电连接的报警装置(图中未 标识)。当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时,报警装置(图中未标识)发出报警声,提示有人进 入,该红外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安防报警。较佳地,红外发射器30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工作的控制装置(图中 未标识),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并联的红外发光二极管D7、红外发光二极管 D10、红外发光二极管D14、红外发光二极管D15、第一电容C1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 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3、第二电阻R14、第三电阻R15、第四电阻R6、第五电阻R7、 第六电组R9 ;红外发光二极管D7、红外发光二极管D10、红外发光二极管D14和红外发光二 极管D15的正极与电源连接,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 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5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3的 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三极 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 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装置(图中未标识)具有三路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 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图中未标识) 的第一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图中未标识)的第二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 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图中未标识)的第三控制信号电连接。采用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可以提高发射功率,增加发射角度。所述控制装置(图 中未标识)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通过将第四电阻R6、第五电阻 R7和第六四电阻R9设置为不同的阻值,控制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不同档位,即分为强、中、弱 三档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可以根据现场的光强度、红外接收器20和红外发射器30的距 离使用不同的档位。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和多个接收所述红外 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为两个分时发 送红外检测信号的红外发射器,且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分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水平投影排 布成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成直线排布于 同一水平面,且位于所述直线两端的所述红外接收器与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围成一矩形, 位于两端的所述红外接收器与两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顶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装 置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电连接的报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 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并联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 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组;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连接,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 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三路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 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二 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三 控制信号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和多个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当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时,挡住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检测信号,部分红外接收器不能接收到红外检测信号,此时可检测出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其中,红外发射器与位于的两端红外接收器构成的区域为红外检测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只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的红外发射器,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与红外接收器的相同数目的红外发射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V8/10GK201828673SQ20102055921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关本立 申请人: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动平衡试验机下主轴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动平衡试验机下主轴的锁紧装置。背景技术:汽车轮胎由于材料及制造等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存在质量分布不均,质量中心与轮胎几何中心不重合的问题,
  • 专利名称:一种安装在海洋平台上的有缆潜标实时内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海洋平台上的有缆潜标实时内波监测装置,属于海洋内波观测技术。背景技术:内波是灾害性海洋环境之一,海洋内波流可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威胁半潜式及
  • 专利名称:隧道超前监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超前监测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在矿山、煤炭开采,水利、铁路及公路的施工中经常需要开采隧道。隧道中的瓦斯含量及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都关系到施工人员的
  • 专利名称:纯净水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纯净水检测试剂盒,其属于水质检测领域,可用于食品安全,水质检测等。技术背景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吋,电导率随浓度的増大而增加,因此,该
  • 专利名称:行星土壤转移及防尘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土壤转移及防尘密封装置,适用于在月球等天体对土壤进行 取样后样品转移及防尘密封。背景技术:随着自动控制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 备在
  • 专利名称:一体化单管管道智能热量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消耗计量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单管管道智能热量表。背景技术:热量表主要用于家庭、学校、宾馆、企事业单位或其它公开场所的热能消耗计量。 现有的热量表包括进水管装置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