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平面上的圆形轨道,由于内外圆的直径不同,所以轨道上所用滚子不能用圆柱滚子,而必须采用圆锥滚子,其锥角a可以通过内外圆直径及滚子直径计算得出。为了保证滚子在轨道上运动是纯滚动,而不存在拖移的滑动,圆形轨道必须车制成与水平面夹角为a/2的圆锥面。设备的圆形轨道是固定在地坑的地基上拼焊而成,基础定性后,利用设备本身的回转工作台上安装的专用工装加工轨道,但是,目前所有的检测仪器或设备、量具都无法对加工后平面上的大直径(如大于10米)的圆形轨道进行检测,无法准确测出轨道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因此,由于滚子与轨道贴合不好,在运行时噪音大、振动大、滚子与轨道磨损大。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平面上的大直径(大于IO米)的圆形轨道的圆锥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的检测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 具体的结构设计技术方案如下 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包括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为簸箕状,其底面为平面,底面的长度等于被检测导轨面的宽度,与簸口相对的背部内侧面上部两侧为检测基准面,两侧边顶部为检测刀口 ;且检测基准面高于检测刀口顶部。 所述检测刀口宽度为0. lmm,高度为2mm,检测刀口与检测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91-95度,两侧检测刀口之间的夹角为0. 5-1. 2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测量出圆形轨道的圆锥面与水平面之间角度,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台上安装的专用工装对圆形轨道的圆锥面进行修正,加工出合格的轨道。保证使用平面圆形轨道的设备在运行时滚子与轨道紧密贴合,从而解决了设备运行时噪音大、振动大、滚子与轨道磨损大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0010] 图3为图2的俯视图,[001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0013] 实施例1 :
3[0014] 参见图l,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包括检具本体,检具本体为簸箕状,被检测圆形轨道直径为10米。 参见图2和图3,检具本体底面1为平面,底面1的长度等于被检测导轨面的宽度,与簸口相对的背部内侧面上部两侧为检测基准面2,两侧边顶部为检测刀口 3,检测刀口宽度为0. lmm,高度为2mm。检测基准面2高于检测刀口 3顶部,检测刀口 3与检测基准面2之间的夹角a为92度,两侧检测刀口之间的夹角13为0.75度。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用检测时,检测基准面2靠紧已车制过的被检测圆形轨道4
外圆的圆周上,此时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线(即二刀口中心线)指向圆盘工作台的回转中心,
即设备的回转中心。用水平仪测量出检具本体底面l在与圆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
(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十分准确的数值)。根据夹角我们可以调整车夹具来进行修正,直到加
工出合格的圆锥面。此时检具本体底面l上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零,水平仪气泡在水平仪
中间位置。 实施例2: 被检测圆形轨道直径为15米。检测刀口 3与检测基准面2之间的夹角为93度,两侧检测刀口之间的夹角为0. 8度。[0019] 其它同实施例l。
权利要求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为簸箕状,其底面为平面,底面的长度等于被检测导轨面的宽度,与簸口相对的背部内侧面上部两侧为检测基准面,两侧边顶部为检测刀口;且检测基准面高于检测刀口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刀 口宽度为0. lmm,高度为2mm,检测刀口与检测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91-95度,两侧检测刀口 之间的夹角为O. 5-1. 2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大直径圆锥导轨面用检测工具。该检具本体为簸箕状,检具本体底面为平面,底面的长度等于被检测导轨面的宽度,与簸口相对的背部内侧面上部两侧为检测基准面,两侧边顶部为检测刀口,检测刀口宽度为0.1mm,高度为2mm;检测基准面高于检测刀口顶部,检测刀口与检测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91-95度,两侧检测刀口之间的夹角为0.5-1.2度。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测量出圆形轨道的圆锥面与水平面之间角度,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台上安装的专用工装对圆形轨道的圆锥面进行修正,加工出合格的轨道。保证使用平面圆形轨道的设备在运行时滚子与轨道紧密贴合,从而解决了设备运行时噪音大、振动大、滚子与轨道磨损大的问题。
文档编号G01C9/24GK201527250SQ20092018835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刘业坤, 叶期平, 孙维轩 申请人: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