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悬架柔顺性及运动几何学转向试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柔顺性及运动几何学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属于汽车 运动几何学试验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K&C转向试验的测试过程中,转向机器人的力矩传感通常采用普通两点夹 持装置直接与方向盘连接,由于方向盘本身并非完全规则,普通两点夹持装置中心较难与 转向管柱中心同心,这造成了目前转向试验过程中,相关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 在测试过程中,力矩传感器与转向管柱的连接过程比较麻烦,夹持装置安装不太方便,容易 产生滑落的现象,影响测试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K&C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K&C转 向试验中,力矩传感器通常采用普通两点夹持装置直接与方向盘连接,夹持装置中心较难 与转向管柱中心同心,造成相关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力矩传感器与转向管柱的 连接过程比较麻烦,夹持装置安装不太方便,容易产生滑落的现象,影响测试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连接装置代替目 前两点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K&C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 力矩传输杆和啮合装置;所述力矩传输杆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所述啮合装置, 固定板上开有通孔,用于力矩传感器同轴心连接;啮合装置与转向管柱啮合,使得所述辅助 装置与转向管柱也同轴心连接;所述啮合装置由一组键齿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转向机器人的力矩传感器更好的与转向管柱同心接合,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精 确;(2)操作更加方便,安装过程稳定可靠,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持装置从转向管 柱上滑落的现象。
图1 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简图;图2 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 本实用新型与力矩传感器、转向管柱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板;2-力矩传输杆;3-啮合装置;4-通孔;5-螺栓;6_力矩传感器;7_转
向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K&C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1、力矩传输杆2和啮合 装置3,其中,固定板1上开有若干通孔4 (如图2所示),啮合装置3由一组键齿组成,其与 转向管柱7上的键齿精确接合。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力矩传感器6、转向管柱7的连接示意图,在实际测试过程中, 首先,采用螺栓5通过通孔4将本辅助装置与力矩传感器6同轴心连接;然后,通过啮合装 置3的键齿与转向管柱7的键齿啮合,将本辅助装置与转向管柱7同轴心连接。这样,转向 机器人的力矩传感器6可以与转向管柱7更准确的同轴心接合,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精确;而 且,测试过程简洁方便,安装过程稳定可靠,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持装置从转向管柱7 上滑落的现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悬架柔顺性及运动几何学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1)、力矩传输 杆( 和啮合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传输杆( 一端与固定板(1)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所述啮合装置,固定板上开 有通孔0),用于力矩传感器(6)同轴心连接;啮合装置与转向管柱啮合,使得所述辅助装 置与转向管柱(7)也同轴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悬架柔顺性及运动几何学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啮合装置(3)由一组键齿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柔顺性及运动几何学(K&C)转向试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1)、力矩传输杆(2)和一啮合装置(3),固定板上开有通孔(4),通过螺栓(5)与K&C转向试验台转向机器人力矩传感器(6)同轴心连接,下部的啮合装置(3)由一组键齿组成,与转向管柱(7)的键齿啮合并同轴心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K&C转向辅助装置,可以避免传统K&C试验转向试验过程中,转向机器人力矩传感器与方向盘中心不同轴对转向力测量带来的误差,使得转向机器人力矩传感器与转向管柱更精确的连接,试验数据更准确、更精确。
文档编号G01M17/06GK201859066SQ2010205948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戚海波, 薛志祥, 辛庆锋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