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旋转部件角位置的传感器,尤其涉及改进电容式角位置传感器的变容方式。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转动、手感舒适的场合,如游戏机的外围设备及调音设备。技术背景
目前的角位置传感器有电阻式、旋转差动变压器式、光栅编码式和电容式。其中:
1、电阻式角位置传感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的温度范围较宽,但是测量角度小于360°,不能用于连续转动的测量,输出信号信噪比较低,由于导电体有机械接触,手感差,使用寿命短。
2、旋转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置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强,温度变化范围广,但是测量范围窄,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因此制造成本较高。
3、光栅编码器式角位置传感器响应快、精度高,但是受环境温度、振动和湿度条件的影响较大,且价格较贵。
4、目前的电容式角位置传感器的极板间距和介质固定,通过改变两个极板相互遮盖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容。它的优点是有一定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但是由于其中的一个电容极板要与转动部件连接,因此传感角度和耐久性都受到限制。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当前电容式角位置传感器产品的不足,使此类产品即能达到精度高、手感好、寿命长,而价格又相对低廉,本专利提供了一款使用介质变容方式的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
本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容的极板平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极板的布局如图4所示,其中一块极板为主极板(M),其四周环绕一个或多个分极板(图4中的A、B、C所示),这样主极板(M)和每块分极板(A、B、C)分别构成了一个电容,这些电容构成了一个电容组。在极板平面的上方放置一个可转动的金属动片(4)(见图3),在金属动片(4)转动时,金属动片(4)与位于其下方的主极板(M)的重合面积保持不变,而与位于其上方的分极板(图4中的A,B,C所示)的重合面积则因金属动片(4)的转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当分极板的上方没有金属动片(4)时,若忽略极板厚度,根据:
C = (C-电容值,ε-介电常数,S-重合面积,δ-极板间距)
可知,其电容值为零。当金属动片处于分极板上的某区域时,金属动片就和其下方的分极板组成了如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设Ca为金属动片(4)与其下分极板A间的电容,Q为金属动片与主极板(M)间的电容,当金属动片(4)转动α角度时,总电容的变化量AC=ACa+AQ,由于金属动片(4)在转动过程中与主极板(M)重合面积不变,所以在金属动片⑷转动过程中,Q为定值,gp AQ = O,因此:
权利要求
1.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由外壳(3)、转轴(I)、金属动片(4)、印制有电容极板的基板(10)以及由单片机组成的信号处理电路(9)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金属动片(4)改变电容间的介质,从而改变电容的大小,并由单片机控制对电容进行测量、计算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其特征是在转轴(I)上固定一个与电路完全分离的金属动片(4),此金属动片(4)用于改变装置内的电容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其特征是有金属极板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并排列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其特征是机构内部附带有信号处理电路和元件,对外输出数字或模拟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电容式非接触角位置传感器,由外壳、转轴、金属动片、印制有电容极板的基板以及由单片机组成的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金属动片改变电容间的介质,从而改变电容的大小,并由单片机控制对电容进行测量、计算和输出。其结构特点是电容极板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并排列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其特征是在转轴上固定一个与电路完全分离的金属动片,此金属动片用于改变装置内的电容介质。由于本传感器可移动部件没有带电体的存在,所以真正地做到了非接触测量。本传感器在滑动手感,使用寿命以及分辨率等指标与光栅编码器式角位置传感器相当,但成本只有其二分之一,特别适用于需要手动操作的调音设备及游戏机外围设备。
文档编号G01B7/30GK103162717SQ2013100128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陈晓玉 申请人:陈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