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院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处理的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工作缸。
背景技术:
现有全封闭组织脱水机为了保证工作缸的密封效果,通常采取卡板或螺丝紧固的方式进行工作缸密封,但卡板式结构要求卡板装配位置精确,否则将难以保证对工作缸盖的卡压カ度而保证密封效果;螺丝紧固式结构在操作方便程度上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仅能保证密封性能、同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ー种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的结构特点是在缸圈的顶面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各卡ロ,在所述缸圈的内环侧壁上沿环线设置各段沟槽,所述沟槽与卡ロ 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各段沟槽是以卡ロ为槽头、在缸圈的内环侧壁上按相同时针方向延伸至槽尾;所述沟槽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在槽头处为最高,在槽尾处为最低;用于经卡ロ向沟槽中卡入的卡爪固定设置在缸盖的外圆周上。本实用新型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沟槽的底面上设置密封圏。所述卡爪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斜面相吻合的斜面。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采用旋紧自锁的密封形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可靠。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形式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缸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缸盖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耳;2缸体;3缸圈;4卡ロ ;5斜面;6沟槽;7缸盖把手;8透视窗ロ ;9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图I、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是在缸圈3的顶面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各卡ロ 4,在缸圈3的内环侧壁上沿环线设置各段沟槽6,沟槽6与卡ロ 4——对应地相连通,各段沟槽6是以卡ロ 4为槽头、在缸圈3的内环侧壁上按相同时针方向延伸至槽尾;沟槽6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斜面5,斜面5在槽头处为最高,在槽尾处为最低(如图2所示);用于经卡ロ 4向沟槽6中卡入的卡爪9固定设置在缸盖的外圆周上(如图3所示),为了增强密封效果,在沟槽6的底面上设置密封圏,以及将卡爪9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斜面5相吻合的斜面。具体实施中,在缸体2的上缸圈3的外周设置固定耳1,在缸盖上设置有缸盖把手 7,在缸盖顶部中央设置有透视窗ロ 8,用于实时观察工作缸内切片的处理情況。以缸盖上的卡爪9扣入缸圈3上的卡ロ 4中,手握缸盖把手7转动缸盖,使卡爪9在沟槽中向槽尾一端的方向旋转,直至缸盖被卡紧,实现密封,卡紧后的摩擦力使卡爪9被锁定在卡紧位置上(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ー种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其特征是在缸圈(3)的顶面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各卡ロ(4),在所述缸圈(3)的内环侧壁上沿环线设置各段沟槽出),所述沟槽(6)与卡ロ(4)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各段沟槽(6)是以卡ロ(4)为槽头、在缸圈(3)的内环侧壁上按相同时针方向延伸至槽尾;所述沟槽出)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斜面(5),所述斜面在槽头处为最高,在槽尾处为最低;用于经卡ロ(4)向沟槽(6)中卡入的卡爪(9)固定设置在缸盖的外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其特征是在所述沟槽出)的底面上设置密封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其特征是所述卡爪(9)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斜面(5)相吻合的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组织脱水机工作缸,其特征是在缸圈的顶面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各卡口,在缸圈的内环侧壁上沿环线设置各段沟槽,沟槽与卡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各段沟槽是以卡口为槽头、在缸圈的内环侧壁上按相同时针方向延伸至槽尾;沟槽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斜面,斜面在槽头处为最高,在槽尾处为最低;用于经卡口向沟槽中卡入的卡爪固定设置在缸盖的外圆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旋紧自锁的密封方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
文档编号G01N1/28GK202494593SQ20122016079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杨路, 王小燕, 陈国凡, 陈清华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