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侵蚀沟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侵蚀沟测量尺,它用于测量水土流失地表侵蚀沟段面,属于 水土流失试验、监测领域用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所进行的有关水土流失(分布情况)试验、监测过程中,需要测量小区内坡 面不同位置的土壤流失量,在(人工)降雨过后,须测量坡面不同位置的侵蚀沟的断面面 积。目前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依然是传统的钢卷尺(直尺),在测量时极易产生较大的误 差,尤其是侵蚀沟深度的测量,由于观测者视线不可能与侵蚀沟边沿水平,所以读数误差尤 其大;其次,现有工具对地表的扰动大,在侵蚀沟宽度测量过程中,钢卷尺无法搭放于侵蚀 沟的两侧边沿,手持钢卷尺测量时,由于测量者手的颤抖、或手碰坏侵蚀沟原有的状态,使 断面有所变化,加大水平读数乃至侵蚀沟断面面积测量的误差。使得土壤流失量观测结果 的正确性无法保证,为后面的工作带来困扰。再次,现有工具工作效率低,试验小区上侵蚀 沟较多,为提高观测的精度,每条侵蚀沟需测量的断面也多,观测工作量相当大。所以,开发一种便携、实用、操作简单、能准确快速测量侵蚀沟深度与宽度的测量 工具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目前传统测量工具钢卷尺(直尺)在测量水土流失地表侵蚀沟段面中存在 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尺,由沟宽量尺和沟深量尺两部分组合而成。不仅能准 确、快速测量侵蚀沟的沟宽与沟深,而且能减轻人为测量对地表的扰动,提高实验、测量的 准确性,尤其可提高持续性观测水土流失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测量尺由沟深量尺和沟宽量尺两部分组成,沟 深量尺和沟宽量尺均设有刻度,沟深量尺主体呈圆柱形,下端有圆球状触头,直径略大,方 便嵌套入沟宽量尺的中心通孔;沟宽量尺两边可折叠,沟宽量尺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 并在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用于沟深量尺套入并可自由伸缩。本实用新型的侵蚀沟测量尺,结构简单,不仅能准确、快速测量侵蚀沟的沟宽与沟 深,而且能减轻人为测量对地表的扰动,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尤其可提高持续性观测 水土流失的准确性。它便携、实用、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侵蚀沟测量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沟深量尺的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沟宽量尺的俯视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沟宽量尺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沟宽量尺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受侵蚀地表的侵蚀沟的沟宽及沟道形式,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把侵蚀沟测量 尺,如图1所示,它由两部分组成测量沟深的沟深量尺1和测量沟宽的沟宽量尺2配合使 用。沟深量尺1主体呈圆柱形,下端有圆球状触头,直径略大,方便嵌套入沟宽量尺2不易 掉出,上端固定一环形提手。沟宽量尺2设计为折叠尺,两边可自由折叠,测量者可根据实 际沟宽灵活操作。沟深量尺1和沟宽量尺2均设有刻度,沟宽量尺2的“0”刻度位于中心 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用于沟深量尺1嵌套。沟深量尺1在沟宽量尺2的通孔中 自由伸缩,水平沟宽长度由“0”刻度向左右两侧分别读数的加和取得;竖直高度由沟深量 尺在沟宽量尺“0”刻度处显露的刻度读取。达到同时、快速、准确地测量侵蚀沟沟宽与沟深 的目的。在测量前,将沟宽量尺2和沟深量尺1组合在一起。开始测量,将沟宽量尺2的 “0”刻度对准侵蚀沟的沟道最低处,使沟深量尺1与沟道流水线垂直。再将沟深量尺1向下 伸至触头接触沟道的底部流水线位置,分别记录沟宽读数和沟深读数即可。沟宽读数为沟 宽量尺2两个方向分别至沟道边沿的刻度之和;沟深量尺1与沟宽量尺2的“0”刻度相交 处即为沟道深度。因为小区内侵蚀沟之间存在微地貌差异,沟宽量尺设计过长,有些“内嵌”式侵蚀 沟不方便测量。所以本设计,将沟宽量尺设计成了可两边折叠的形式,遇到“内嵌”式侵蚀 沟时,将两边折叠即可测量。在使用结束或携带时,可将沟宽测尺和沟深测尺分开,减小占用空间,易于保管、 避免损坏。
权利要求一种侵蚀沟测量尺,其特征是由沟深量尺(1)和沟宽量尺(2)两部分组成,沟深量尺(1)和沟宽量尺(2)均设有刻度,沟深量尺(1)主体呈圆柱形,下端有圆球状触头,直径略大,方便嵌套入沟宽量尺(2)的中心通孔;沟宽量尺(2)两边可折叠,沟宽量尺(2)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用于沟深量尺(1)套入并可自由伸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侵蚀沟测量尺,由沟深量尺和沟宽量尺两部分组成,沟深量尺和沟宽量尺均设有刻度,沟深量尺主体呈圆柱形,下端有圆球状触头,直径略大,方便嵌套入沟宽量尺的中心通孔;沟宽量尺两边可折叠,沟宽量尺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用于沟深量尺套入并可自由伸缩。本侵蚀沟测量尺结构简单,不仅能准确、快速测量侵蚀沟的沟宽与沟深,而且能减轻人为测量对地表的扰动,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尤其可提高持续性观测水土流失的准确性。它便携、实用、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
文档编号G01B5/18GK201637368SQ20092016491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吴普特, 肖克飚 申请人:肖克飚;吴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