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射狭缝系统,尤其是一种直线电机控制的入射狭缝系统。
背景技术:
入射狭缝是光电直读光谱仪里面的一个关键部件,激发样品台上的激发光通过入 射狭缝射到凹面光栅上,光栅将光分解成光谱线,这些光谱线代表样品中各个元素。入射狭 缝起到对光精确定位作用,现在一般采用尺子量尺寸,螺钉固定,这样很难保证其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 缝系统,实现入射狭缝的精确控制。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包括固定在 框架上的入缝透光架,入缝透光架开有中缝,小缝片固定板位于入缝透光架和方形框架之 间,嵌在入缝透光架内,小缝片固定在小缝片固定板上,所述方形框架竖直固定在固定板 上,固定板安装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底板的水平板上,底板的竖直板设有通孔,电机固定 于底板的竖直板外侧,电机丝杆穿入所述通孔,电机丝杆端部固定连接挡块,挡块与固定板 沿导轨的一端固定,导轨另一端的底板水平板上设置限位开关安装座。所述入缝透光架部分插入方形框架内,并用螺钉固定。所述底板的水平板中贯穿滑条。在所述底板的水平板上还设有两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的位置,电脑控制直线电 机走的步数(行程),可以很精确的控制入射狭缝的位置尺寸。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包括在方形框架6上固定入缝透 光架7,入缝透光架7部分插入方形框架6内,并用螺钉12固定。螺钉12设置在方形框架 6上部的两端,对入缝透光架7起固定与调节作用。小缝片固定板8位于入缝透光架7和方 形框架6之间,嵌在入缝透光架7内,相互是紧配合,小缝片9由两个薄片组成,两个薄片之 间构成狭缝,两个薄片固定在小缝片固定板8上,入缝透光架7开有中缝。所述方形框架6竖直固定在固定板5上,固定板5安装在导轨4上,导轨4固定在 底板2的水平板上,底板2的竖直板设有通孔,电机1固定于底板2的竖直板外侧,电机丝杆11穿入所述通孔,电机丝杆11端部固定连接挡块13,挡块13与固定板5沿导轨4的一 端固定,导轨4另一端的底板2水平板上设置限位开关安装座3,限位开关安装座3用于安 装限位开关,防止固定板5超出移动范围。滑条10穿在底板2的水平板中,滑条10是固定在光谱仪真空室上的,在底板2的 水平板上还设有两个固定孔,方便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与固定。本入射狭缝射系统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加工完整,装配到真空室指定位置,直线电 机连接到控制板,控制板在与电脑相连接,工作时,有电脑给出信号来控制直线电机所走行 程,从而达到入射狭缝射系统精确定位。
权利要求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包括固定在框架(6)上的入缝透光架(7),入缝透光架(7)上开有中缝,其特征是小缝片固定板(8)位于入缝透光架(7)和方形框架(6)之间,嵌在入缝透光架(7)内,小缝片(9)固定在小缝片固定板(8)上,所述方形框架(6)竖直固定在固定板(5)上,固定板(5)安装在导轨(4)上,导轨(4)固定在底板(2)的水平板上,底板(2)的竖直板设有通孔,电机(1)固定于底板(2)的竖直板外侧,电机丝杆(11)穿入所述通孔,电机丝杆(11)端部固定连接挡块(13),挡块(13)与固定板(5)沿导轨(4)的一端固定,导轨(4)另一端的底板(2)水平板上设置限位开关安装座(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入缝透光架(7)部 分插入方形框架(6)内,并用螺钉(12)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的水平板 中贯穿滑条(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2)的水平 板上设有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入缝透光架,入缝透光架开有中缝,小缝片固定板位于入缝透光架和方形框架之间,嵌在入缝透光架内,小缝片固定在小缝片固定板上,所述方形框架竖直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底板的水平板上,底板的竖直板设有通孔,电机固定于底板的竖直板外侧,电机丝杆穿入所述通孔,电机丝杆端部固定连接挡块,挡块与固定板沿导轨的一端固定,导轨另一端的底板水平板上设置限位开关安装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直线电机控制入射狭缝系统的位置,电脑控制直线电机走的步数,可以很精确的控制入射狭缝的位置尺寸。
文档编号G01J3/04GK201688914SQ2010202228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史先春, 叶反修 申请人: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